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丽琳通讯员宋杰根据气候条件、耕作制度、储粮病虫害发生和分布规律等因素,将我国储粮区域划分为七大区。湖北地处“中温高湿储粮区”第五位。中晚稻收获期间,常遇到高湿低温天气。 “中晚稻水分高”的特点一直困扰着我省粮农。湖北秋粮产量约占全年的80%,事关粮食安全大局。今年9月以来,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秋粮收成。田间的“收获”在于心灵。与此同时,一队粮卫也在努力护送秋粮回仓。 “小改进”为粮食输送机做大做强撑起保护伞让“跑”得更快。 “下雨天,别人收不到,但我们可以收。” 10月22日,湖北农发集团旗下湖北省粮油储备管理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省粮储集团”)汉川仓库负责人张强信心十足。卸粮区没有避雨设施,雨天无法正常收割粮食。 2024年,汉川图书馆建成集中保洁中心,风雨无阻。当粮商洗粮时,粮食立即进入清洗工序。除去杂质后,暂时存放在洁净的仓库中。农民将粮食运走后就可以直接离开。如果干净的谷仓满了怎么办?汉川仓库的“粮食生产厂家”齐心协力,在粮食输送带式输送机上安装了临时雨棚,相当于为粮食输送机撑起了一把雨伞。即使在阴雨天,粮食可送到储备粮仓;净粮及时空出,卖粮的农民可以继续清除新粮。张强笑着说:“这个小小的改进大家都能想到,但我们做到了。”在谷物输送机上加装防雨罩,即使在雨天也能收获谷物。 “除了汉川,还有黄冈、咸宁、孝感、荆州、襄阳、随州。”据介绍,省政府集团10家子公司中有7家建立了集中清理中心,不仅加快了粮食清运速度,还大大减少了清运过程中的粉尘和噪音。只有提前规划,才能得心应手。汉川图书馆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,开通领粮“快线”。 “水稻成熟前半个月,到田里观察生长情况,预测品质。”采购开始前,工作人员主动查看坐镇境内晒晒公司、种植合作社、粮食经纪人,提前锁定优质粮源。随着秋收的到来,公司在质检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“上门质检”和“客户送样质检”的双重选择,让农民在销售前对自家粮食的质量有一个清晰的了解。高峰时段,库区电子大屏幕滚动显示实时接管政策、价格标准和排队信息。所有流程公开透明,排队时间缩短。 “从样本采集到出结果只需要12分钟。”汉川图书馆将于2026年引进“馆藏查验一体化”设备,取代原来需要30至40分钟的人工查验流程。作为今年第一批试点,咸宁、荆门等子公司已经使用了阿米特这个,这还不算不仅大幅节省了农民卖粮的等待时间,还避免了“人粮”问题。自8月20日逐一开秤以来,省队以每斤1.30至1.32元的价格收购了国标三级及以上的粮食。 10月23日,省储备中晚稻收购进度已完成近70%。 10月23日,省粮食储备集团汉川仓库为售粮农民抽取样品。历经12步,才给粮食套上保鲜袋,让每一粒粮食都能舒舒服服地“活”起来。 10月23日,省粮食储备集团黄冈仓库负责人李东田看到这批5号粮装车的大米,非常高兴。这个仓储能力达5000吨的大型仓库,今年9月初还是一个正在进行“精装修”的大型工地。为了让粮食“吸”氮气,吹空调,住“好房子”,经过连续三年的升级改造,湖北省到2024年实现地方储备粮全范围准低温储存,全省储备粮全部转入“空调房”。 2025年,省粮食储备集团升级改造启动,重点推广控氮储粮技术,让害虫缺氧、霉菌不产生。 “用高压枪清洗一下,达到无尘标准后再涂漆。” “防水不一定防风,这种涂料比家用防水更防水。”经过一个多月的仓库改造现场观察,李东东对12道工序了如指掌。为了增加气密性,木纹的地板、内墙和屋顶均涂有白色气密漆并覆盖带有一层塑料薄膜。 “这就像在仓库里增加了一个保鲜袋。”停粮门上还贴着“保鲜膜”。 “仓库的气密性调整是逐步进行的,粮食一粒一粒地轮换。”皇岗仓库共有仓库18个。今年年底,氮气管道覆盖了仓区,以后新“移植”的谷物就可以享受充氮的乐趣,锁住新鲜度。确保每批入库大米品质优良,是粮食安全储存的关键要求。如果你想“切换”到粮食储备,你必须通过至少4轮测试。农民出售粮食时,必须经过检验后方可装车。粮库每采购500吨,必须全面取样进行后续检测。当仓库满时,以2000吨为测试单位,并进行全仓检查。最后,邀请全省粮油食品质量管理和检验专家进行验收。 “监测检测结果取平均值,并与整个仓库的数值进行比较。如果误差超过规定范围,整个仓库就不能作为储备粮。”这样的“万一”,在省储备粮集团汉川仓库的徐先友1996年参加粮食工作以来,还没有发生过。不过,各个环节的严格考验并不“浅薄”。同一屋檐下,邻居普遍素质高,让每一粒粮食都能安心“过”。地板、内墙、木纹屋顶均涂有气密漆并覆膜。 “优质新鲜,绿色高效储存”。省储备粮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从愚介绍,公司正在发展“集粮”的管理理念。2014年,公司提出“克好粮、藏好粮、卖好粮”的目标。目前,已排序42项绿色储粮综合应用技术。2025年,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力度,继续推进控氮环境、辐射降温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在粮食储存中的研究和应用,同时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研合作 研究所建设第五储粮绿色储粮综合技术示范基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