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让龙舟文化“溅”校园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0:30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记者齐一轩、李超勤撰稿)鼓声震天,水花落下,一艘龙舟如离弦之箭,冲破了连心湖平静的水面。这里不是专业比赛场地,而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龙舟选修课的水上练习场。学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龙舟文化”带入课堂,打造了颇受欢迎的“理论+实践”课程。不仅吸引了400多名学生参加划桨比赛,还创造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,从课程延伸到充满活力的日常校园场景,充满活力。 “这是我第一次坐龙舟划浪,非常带劲!”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24级学生张启宇兴奋地说。他最初选择这门课程是出于c好奇心旺盛,但没想到他不仅学会了划龙舟,还了解到龙舟文化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。 “现在我明白了,龙舟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。” 该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,每周4节课。课程内容涵盖龙舟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、竞赛规则、技术技巧、安全防护等多个模块。理论课上,老师们播放了龙舟竞渡视频,展示了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,并伴随湖北端午节龙舟习俗,让同学们了解了龙舟文化背后团结、协作、勇敢的精神;实践环节位于学校心连心中心,学校特意购买了标准龙舟并邀请原国家龙舟队教练、国际龙舟裁判员等专家来校指导。从划桨位置、划桨节奏到团队合作,他们将带领学生一步步体验龙舟竞渡的美妙。 龙舟选修课竞赛成绩展示。照片由学校提供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胡勤表示,开设龙舟选修课程,既是学校响应国家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”号召的具体实践,也是学校推动“五育并举”、弘扬“水美人”精神的创新尝试。 “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,让同学们在锻炼的同时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暖,将团结拼搏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未来关怀中。”呃发展。” 龙舟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特质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将龙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,探索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“校园路径”——通过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,让原本留在博物馆和活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可参与、可体验、可传播的校园文化符号。 龙舟展示前,普及了龙舟文化知识。照片由学校提供 湖北省龙舟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高校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利用选修课让船传承年轻化。” 现在,每当上实践课的时候,学校操场上的龙舟就开始了。连心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学生们划桨、击鼓、呐喊交织,不仅振奋了青春,也改造了校园千年的龙舟文化。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